安立志:历史随笔《多棱的史镜(上、下)》出版
2024-09-12 15:55:16
  • 0
  • 0
  • 0
  • 0

《后视镜里的中国(自序)》

“后视镜”这个概念,借用了加拿大历史学家麦克米伦的论述:“历史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后视镜,如果你开车的时候只回头看它,你就会掉进沟里;但后视镜可以帮助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还可以让你知道路上还有谁。”(《历史的运用与滥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页179-180)

在历史的阅读与写作中,我也赞赏“后视镜”这个说法,比如它“可以帮助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历史总是在延伸的,回顾一下走过的路程,有美好的风光,有不同的路况,有车祸的现场……这种回顾,可以强化体验,可以启发思考,可以吸取教训,虽然并不都是激动人心、回味无穷的,毕竟是有益的。比如它“可以让你知道路上还有谁”,这是一个历史比较的话题。古代中国,傲立中央,睥睨天下,环顾周围的同行者,似乎只有羌狄蛮夷,在两千多年的程途上,那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此消彼长,互有攻伐、彼此融合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华夏民族以其发达的经济、政制、文化等要素,长期以“中央王国”自傲于天下。其中涌现了无数智者与英雄,涌现了大量优美的诗篇与典籍,并以其高度文明影响了东亚地区。而在近代中国的“路上”,则同行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他者”。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与中国近代史的起步存在着300年的时间差。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其实在乾隆后期就日渐深入了。因此,与大清帝国并存的世界上,并不都是“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蛮夷与藩属。且不说,乾隆皇帝与美国总统华盛顿并存于同一个地球时空。英国工业革命后,欧美许多国家逐步建立了宪政制度与近代工业,而大清帝国仍然处于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小农经济状态里。因而,才会在中国近代史开启之前,中英之间就发生了第一次外交冲突。日本也是近代中国的同行者。明治天皇与同治皇帝在位时间竟有十年是重合的。就是这个一向被视为“倭奴”与“岛夷”的日本,一经“明治维新”,迅速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东亚强国,一场甲午海战,就让颟顸自大的天朝割地赔款,陷入困境。因此,中国史的研究与学习,不应与世界史隔离开来。正确的思考维度,应把中国史置于世界史的坐标系上来审视、来比较。

我在历史写作中,对“以史为鉴”的肯定不是绝对的。“以史为鉴”的代表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以古为镜”,是最接近“以史为鉴”的表达。把前代的历史当作当代的镜子,把前朝的兴替当作本朝的鉴戒,这其实就是历史循环论。黑格尔认为中国历史其实是王朝“毁灭”的“重复”,对此他持否定态度。他说,中国历史“只是重复着那终古相同的庄严的毁灭”,因此是“非历史的”。(《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页109)在许多国人看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古代中国似乎呈现为兴亡轮回、王朝更替的不断重复、次序演进的圆周运动。麦克米伦也看出了这一点:“中国的思想家……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视为一种循环的过程,认为不同王朝的更替是一个永不终结的进程。在这些思想家眼中,这个不断循环的‘出生-成熟-衰亡’的模式是天命注定的。”(《历史的运用与滥用》,页22)正因为这种渗入骨髓的历史思维与历史体验,国人才会强调“鉴往知来”,强调“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强调“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才会强调“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黑格尔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殊的环境,都具有一种个别的情况,使它的举动行事,不得不全由自己来考虑、自己来决定。当重大事变纷乘交迫的时候,一般的笼统的法则,毫无裨益。回忆过去的同样情形,也是徒劳无功。”(《历史哲学》,页6)笔者同意黑格尔的看法,如果认为要强调“以史为鉴”,把历史看作一面镜子的话,那么,历史也是一面多棱镜。审视、研究历史遗留的文本与素材,判断的标准、思考的角度是多元的,不应当存在“定于一尊”的历史结论。正因为历史往往呈现为“特殊的环境”、“个别的情况”,后人才无法把“回忆过去的同样情形”当作当代现成的“镜鉴”,因此,从思想体系来看,他是否定“以史为鉴”这样的历史思维的。

近代中国历史上,率先意识到“以史为鉴”无能为力的是李鸿章。他在同治十一年(1872)的奏折中写道:“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李鸿章全集》第5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页107)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他又提醒朝廷,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同上书第6册,页159)。面对这种“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古代是找不到同类的、相似的、现成的镜鉴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史为鉴”根本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有学者指出,如此翻译并不准确,正确的翻译应当是:“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者面对的史料浩若烟海,如何知道哪些才是“真历史”?麦克米伦指出:“独裁者总试图改写、否定或是毁坏关于过去的各种记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仅“借此毁掉了早期中国的历史,并且编写了他的版本的历史。”而且“此后中国历朝历代的君王……也一样会写下只属于他们的立场的历史。”(《历史的运用与滥用》,页32)这当然是就史料而言的。

对历史学者来说,则有主观方面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批评对克罗齐名言的曲解时指出:“不能因为从不同角度看山,山会有不同的形状,就推论说山在客观上要么根本没有形状,要么就有无数种形状。”(《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页112)这显然是对史实的曲解。如果历史学者如同北魏的魏收,只按照个人的喜好、观念、思想来加工史料,重构历史,如此以来,克罗齐所说的“真历史”,必然被“当代性”溶化、消解、扭曲到为我所用的历史实用主义之中。如同“真理部”“纪录司”删改《泰晤士报》一样,“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或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纪录上。全部历史都象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一九八四》,董乐山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页36)以这样的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必然会沦为历史的伪造者。疫情前去世的南京大学副校长董健先生在纪念高华教授的文章中,认为当前的历史研究存在两个倾向、两个概念,即“真历史叙事”(真史学)与“伪历史叙事”(伪史学)。他指出,当前“一股挑战‘伪史学’、重写百年史的潮流正在涌动。”“他们正在把史学从僵化的意识形态和腐朽的专制体制下解放出来,他们将以历史之笔从那无形的(文化的)‘柏林墙’上挖下一块块的砖。”他赞扬了几位“走在这个潮流先头的史学家”,笔者竟也叨陪末座。其实,与几位卓有成就的学者相比,我的努力还很不够。

然而,历史学者在思考、写作时,其立场、视角和兴趣,不可能超越个人所处的时代。个人只能在时代的平台上从事思考与写作。我们过去常说,“让事实本身说话。”卡尔认为,“这话是不确切的。”他说:“只有当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历史是什么?》,页93)且不说,历史学者面对的史料是否完整与客观,就时代而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儒法斗争,对于农民起义,对于洋务运动,甚至对于去而未远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立场、观念与态度,档案还是那些档案,史料还是那些史料,与改革开放之前也是完全不同的。而这正是历史学者时代精神的体现。

当今媒体上一些提法往往内涵不明、外延不清。“复兴”大概属于历史学命题。“复兴”与“再生”同义,包含着过去与现在或古代与当代这样的前后关联的历史内涵。既是“复兴”,“复兴”什么,一定要有目标,要有对象,也就是说,“复兴”的一定是“史上曾有”的事物。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这个目标或对象“史上从无”,自然谈不上“复兴”,而只能说是“开创”。那么,历史上哪个时代、何种事物是今日“复兴”的参照系呢?“秦皇汉武”因为“略输文采”似乎不够条件;“唐宗宋祖”由于“稍逊风骚”也不合尺寸。孔夫子是个复古派,也是“复兴派”,他的目标很明确,“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要复兴的是周代,因为周代体现了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是孔夫子的理想国。孔夫子言必称“三代”,这大概就是出处。近几年,影视界的“复兴”文章做的很精彩。古的有《大秦帝国》、《大秦赋》,近的则把康雍乾三代帝王逐个推出,编导甚至模拟康熙皇帝引吭高歌:“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遗憾的是编导没能如愿,不然,今日中国仍然是“吾皇万岁”的辫子世界。其实,这个倾向不像是“复兴”,更像是“复古”。麦克米伦指出,“历史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后视镜,如果你开车的时候只回头看它,你就会掉进沟里。”而这也正是热衷复古者所冒的风险。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人类对于未来的探索(向前看),而不是对历史的回顾(向后看)。鲁迅先生98年前这样说:“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路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简直和‘戊戌政变’时候的反对改革者的论调一模一样。”(《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页22)“复古”也好,“复兴”也罢,似乎都志在建立辉煌盛世。然而,这种愿景往往事与愿违。正如麦克米伦所说:“我们曾看到过多少信誓旦旦的革命家宣称将建立新的世界,但在不经意间依然走回了他们曾推翻的旧制度与旧习俗。”(《历史的运用与滥用》,页13)也就是说,他们的“复兴”最终变成了“复古”。

最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提的很响。其实在任何时代,传统都是社会元素里的氦氖氙,传统文化都是社会变革的负担与羁绊。这也正是五四先贤们批判传统文化,致力思想启蒙的原因之所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与群臣讨论创业与守成的话题,无论创业以武,守成以文,还是守成难于创业,其实质并不在此,一般说来,创业需要打破传统,别树健帜,开拓创新。而守成才会固守旧制,蹈常袭故,回归传统。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传统习俗、传统精神,这些观念形态、精神层面的东西比较抽象,难以分辨何者为“精华”,何者为“糟粕”。何况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即已提醒:“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332)而人们又难以看到所要弘扬的“优秀”传统的清单。

两位受到国人高度尊崇的德国学者100多年前就曾如此论述:“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1卷,人民出版社,页351)“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vis inertiae〔惰性力〕,但是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同上书,第22卷,页360)《共产党宣言》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版第1卷,页291)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两千多年前的皇权社会。这样的传统文化,之于两千多年后的中国,可以汲取者并不多。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近代史提供的有益启示,甚至多于古代史。正因为两位经典作家深知传统文化的负作用,才会如此鲜明地宣示,“共产主义革命……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上书,页293)而这正是《共产党宣言》的“两个根本决裂”之一。

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书籍传承的。1925年2月,鲁迅先生为《京报副刊》推荐《青年必读书》时指出:“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他认为,中国书的内容,“与实人生离开”,“多是僵尸的乐观”。(《鲁迅全集》第3卷,页12)没有人批评鲁迅崇洋媚外,似乎鲁迅只是极而言之。对于这种近乎“偏激”的意见,鲁迅事后解释:“去年我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激愤之辞。”(同上书第1卷,页302)看来,他的意见是认真的、深思熟虑的。当今时代,已经是宇航、网络、AI时代,作为新兴大国,人们完全没有必要从线装书、古墓葬中寻找优秀传统。邓小平同志早曾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在驶往现代化的途中,千万不可老是盯着“后视镜”。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十年,我的写作以杂文随笔为主。近十年来,杂文报刊凋零,杂文园地寥落,仅存的杂文角落,残存的多是鸡毛蒜皮、隔靴搔痒之作。我对此类悖离鲁迅杂文属性、只能发挥点缀作用的杂文,失去了兴趣,于是转向历史写作。在历史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去发现一些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上没有的历史“禁区”或历史“空白”,往往产生一种惊讶或成就感。这些“禁区”或“空白”,对于重新认识和思考过去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使之完整、使之全面、使之“立体”,都是有益的。

收入这本集子的210余篇文章,分为古代和近代两个部分(关于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区隔,则按照传统划分),有些文稿由于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在归类时并不严格。这些文章大都在纸媒(如《同舟共进》,《文汇报》、《齐鲁晚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和网络(如《共识网》、《爱思想网》等)上公开发表过。当初这些文稿,有的是作为一个系列写作的,有的是单独发表的。在这本集子的古代部分,分为古人、往事、典籍、古迹、诗词、文网、论辩七个方面。近代部分则归为四类,即人物、事件、思潮、外交。这些文稿涉及古代或近代的人物或事件等,都是历史的切面,并非系统的历史研究,篇章之间大都孤立成文,并不具有必然的历史联系,这是需要说明的。是为序。

2024年五一于海南琼海


《多棱的史镜》目录


上 卷


第一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01齐桓公慎始与齐顷公慎终

02孔子不比晏子高

03齐景公的始与终

04晏子三度辞官

05齐国有个不太坏的奸臣

06晏婴评析马屁精

07弹赞由之说孔子

08卜式到底是什么人?

09从“凿壁偷光“到专地盗土”

10为诸葛亮辩护

11隋炀帝走遍祖国大地

12宋之问其人

13唐玄宗在逃亡途中

14悯农诗人的官场面孔

15敌方或异族眼中的岳飞

16韩侂胄是否一缕冤魂?

17漫长艰难的岳飞平反之路

18秦桧后人也有忠臣

19岳珂的爷爷与岳飞的孙子

20陈文龙当然是民族英雄


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01和谐思想并非晏婴首创

02晏子的东阿治理

03亶夫的王权与人权

04商鞅改革对今天的启示

05范滂的两难

06三国时那场大疫

07大业年间的外事活动

08隋朝官员的贼情报告

09“唐宋两组合”

10范仲淹的“百官图”

11包拯弹劾宋庠

12赵宋王朝的反告密

13包拯“蹊田夺牛”

14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之争——康熙历狱阴影

15只道“留发”会丧命,岂知“剪辫”也砍头?

16因“剃发”而腾达,遭“植发”而毙命

17乾隆朝最后20年的中国与世界

18“叩头冲击波”——18世纪末叶的中英首轮对话

19文人与蝙蝠

三、“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01《墨子》一得:主动出让思维器官

02邹穆公之问

03从大字本古籍说儒家命运

04《商君书》:专制统治的政治纲领

05重读《谏逐客书》

06《三国演义》中的“人民”影像

07“苏绰定律”考

08韩愈如何伪造颂歌?

09略论唐代法律思想的当代价值

10韩愈的原道与洛克的理性

11皮子“微博”浅释

12范仲淹的民本观

13两篇《灵乌赋》

14“支那”考

15康熙如何面对历史镜鉴

16孙嘉淦的千古名疏

17“劝进”考

18“尊号”考

19“定于-尊”考

20请书一尺檄,为国平胡羌

21图书出口的外溢效应


四、“空回英概如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陆游《读杜诗》


01“此泉何必在江山”

02黄鹤楼诗案

03六角形的雪花

04载沉载浮《秦妇吟》

05“元元上”与“唯唯臣”

06梅尧臣曲解问月诗

07食河豚思维

08梅尧臣应对水灾

09啄木鸟的悲鸣

10赵构才是决策者

11读几首“步岳词”

12隔代争讼戒酒词

13史达祖的秘书厄

14“民族英雄”与“中华民族”

15宋诗混入《全唐诗》

16济南不是“词都”

17乾隆皇帝的外交诗

18郑燮刺世袭

19武汉战疫的日本诗话


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01仓颉陵前说汉字

02写在比干墓前

03孟府邂逅官箴

04“焚书台”、“坑儒谷”随想

05桃花源里谁耕田?

06迷雾重重的影像——诸葛亮与躬耕地

07百年争抢躬耕地

08也曾“高陵”,也曾”疑冢”

09大运河是隋炀帝的纪含碑

10兴废仁寿官,奢靡话隋唐

11陕人毋忘九成宫

12孔子铜像与马丁塑像

13谁在贬低长城?

14千亿何必造汴京

15历下亭怀古

16“天尽头”问疑

17内乡县衙读楹联

18琅琊山到底在哪里?


六、“心鞿未敢写胡笳,思涌惟能画墨鸦”——无名氏《读<清代文字狱档>》


01告密文化的历史线索

02腹诽的各种升级版

03就怕杨广有文化

04朱元璋的敏感词

05明太祖下令删《孟子》

06明清禁毁《水浒传》

07虎丘诗案

08“清风”也有罪,“明月”岂无辜

09胤禛的政治发明

10雍正年间一本奇特诗集

11曹一士谏阻文字狱

12一蟹不如一蟹

13三“钓”梁诗正

14《四库全书》篡改岳飞《满江红》

15乾隆帝褒贬秦皇汉武

16清朝查处《红楼梦》

17书厄与删书

18谣言的原生态

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01“仓廪实”就一定“知礼节”?

02“董狐笔"异议

03孔子有无愚民思想?

04“丙吉问牛”的千年是非

05谁信鲁肃定三分?

06只因给诸葛亮打了差评

07隋炀帝算不算侵略扩张?

08农民起义是历史动力吗?

09谁是“锄禾日当午”的作者?

10“张睢阳”别论

11谁主《良马对》?

12岳飞怎么成了大地主?

13略论“以史为鉴”

14再论“以史为鉴”

15三论“以史为鉴”

16四论“以史为鉴

17五论“以史为鉴”

18历史的选择


下 卷


第一辑 近代人物


01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吗?

02道光皇帝的三副面孔

03林则徐主张种鸦片

04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徐继畬

05帝国的“替罪羊”——“六不总督”叶名琛

06千万别说外国好

07咸丰皇帝爱国吗?

08奕詝的数学很成问题

09逆行者刘锡鸿

010袁保恒的忧患意识

11瞿鸿禨的杯弓蛇影

12晚清一对夫唱妇随的卖国夫妻

13慈禧太后也是“甩锅侠”

14慈禧太后奢侈本性难改

15主和派的结局与主战派的下场

16一个“爱国者”的历史背影

17灭洋的英雄,还是杀人的屠夫?

18百年功罪话荣禄

19以身殉职的裱糊匠李鸿章

20袁世凯与《顺天时报》

21梁启超及其讨袁檄文

22熊希龄的《满江红》


第二辑 近代事件


01马克思评论太平天国

02从阿房宫到圆明园

03内贼的劫掠

04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因何流产?

05丁戊奇荒与排外心理

06百年功罪义和团

07“扶清”的虚实与“爱国”的真伪

08“灭洋”的功罪与“反帝”的是非

09诸恶博弈结出的历史恶果

10东南互保与京城不保

11点评一篇“爱国”檄文

12慈禧太后杀的那些人

13衡州义和团的政治谣言

14《辛丑条约》后的件只战役

15张之洞排斥外国词语

16莫高窟是被谁破坏的?

17纸面的游戏

18百年前的帝制复辟

19洪宪丑闻如何销毁证据?

20通往帝座的阴阳选举

21中国近代报纸佚事

22吕思勉与岳飞案


第三辑 近代思潮


01关于“落后就要挨打"的几点异议

02“特殊国情”论争简史

03两本《劝学篇》的简单比较

04“师夷长技以制夷”

05晚清的“外夷”

06“奴才”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07“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之由来

08“灭国”必先”“去史”辩

09“抵制日货”与“抵制日话”

10国民劣根性之“顺民习性”

11采用西法:张之洞与慈禧之异见

12洪宪登基的民意底色

13圣诞节的纠结与马克思的东来

14胡适率先提出“真理标准”

15哪首国歌更提神?

16还原《国际歌》本来面目

17围绕《沁园春•雪》的一场笔战


第四辑 近代外交


01不平等的朝廷 不平等的条约

02马克思评论“亚罗号”事件

03瑷珲城下的屈辱抗争

04“肃顺是欧洲人的主要敌人”

05三次大沽战役前后的签约谈判

06火烧圆明园之前发生了什么?

07美元上的开国元勋 卢布上的侵华强盗

08十九世纪中叶美俄两国扩大的百万领土是怎么来的?

09清人诗文里的伦敦雾霾

10清朝官员登临埃菲尔铁塔

11“瑷珲”复归的意义

12慈禧太后向世界宣战

13八国联军是一支杂牌军

14八国联军侵华的邪恶变奏

15八国联军中的另类强盗

16《辛丑条约》是如何废除的?

17“老来失计亲豺虎”

18李鸿章在炫耀什么?

19列宁从未打算全部归还俄占中国领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